时间:2020-04-26 来源: 香天下
铜炉器具不仅是焚香礼佛的器物,也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众多铜炉精品中,备受历代推崇次数最多的要属铜炉器型之首——宣德炉。宣德炉包含多种器型,有冲天耳炉、蚰龙耳炉、桥耳炉、鬲式炉、钵式炉、马槽炉、朝冠耳炉、簋式炉等等,各具特色,古韵犹存。
冲天耳炉
最著名的宣德炉器型,双耳冲天,即崇敬上天之意,上承天意,下佑百姓。整体器型规整,皮色光泽有质感,如同细腻的祛壳的鸡蛋。可放置于客厅、书房及案几之上,焚香一柱,远观之,极具韵味。
经典冲耳炉 口径13.5cm(枣红皮) [ 编号:82120 ]
蚰龙耳炉
据说是皇帝最爱的宣德炉器型之一。原器出自《宣德彝器图谱》,因其炉耳蜷缩弯曲成蚰,故得名蚰龙耳炉。炉腹扁锤、炉耳耳孔半圆立于两侧,整体器型规整。
枣红皮蚰龙耳炉 陈巧生珍品 [ 编号:70688 ]
蚰龙耳炉器型设计简约,线条刚硬流畅,选用上等紫铜铸造而成,细节之处十分精致,凸显精湛工艺。
此炉为宣德经典器形,器样简洁明了,圆口、圈足、鼓腹,炉身线条刚强、柔美、流畅。久观不厌,工艺传统,材质精炼,皮壳古朴老味十足。
枣红皮色精光内敛,从黯淡中发奇光,雍容华贵。此款蚰龙耳炉既稳重古朴又灵韵十足,得者无不欢喜。
桥耳炉
桥耳炉又被称为“凤眼炉”,流行于明清时期,寓意授业解惑,通达如桥,多赏赐给古代高等学府。器型一般为直口或唇口,溜肩,扁圆腹,腹下三足。
大红袍桥耳炉 带座双龙款 [ 编号:55303 ]
此炉入手沉重,皮色莹润,精光内敛 ,内蕴光华,外展柔腻。适合厅堂书房,可掌玩心悦 ,可几上茗香,可厅堂美器,并作为吉祥之礼器广为使用,皆为佳品。
鬲式炉
鬲式炉模仿古代煮饭用器而来,以宋代龙泉烧制最为出名。其收藏价值也是居高不下,2003年香港拍卖会上,南宋龙泉的窑粉青鬲式炉成交价接近340万人民币。
迷你鬲式炉 [ 编号:64388 ]
鬲式炉多置于文人书房。此炉采青铜礼器鬲式炉型制,去耳下口,平唇束颈,使炉层次感强。
钵式炉
钵式炉最初是仿僧人化缘用的钵,形制极其相似,未作大改动。流行于明末清初早中期,简约流畅的线条,古朴厚重、为焚香礼佛家用。
钵式炉 [ 编号:81284 ]
钵盂本为佛门法器,由天竺国随佛教传入中国,初为化缘之用,盛食、盛水,盛施舍物等。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手托钵盂,广种福田,所以当时宣德皇帝以此炉广赐天下寺院。钵盂炉简洁优美的线条,更能营造出佛堂高深悠远的意境。
马槽炉
马槽炉讲究天圆地方,按照古代形制,款式及器型如同马槽一般。方炉为礼地之器,后世去台几炉型繁琐,遂的此炉器型。
雪花金马槽炉 陈巧生制 [ 编号:66686 ]
马槽炉历来被认为是方正耿直之器,因此除作礼器之用外也备受文人崇尚,多用作文房清供,多为官宦富贵人家的定造之物。
朝冠耳炉
炉耳像官帽翅膀,寓意事业上飞黄腾达,官运亨通。其次,朝冠耳炉古朴庄重,色泽典雅,线条硬朗,有助于获得优质的藏品。可放置卧室、客厅及案几之上,有助于运势。
长方朝冠耳炉 带座款 [ 编号:68171 ]
此炉为金全福大师取古炉风韵所制,炉耳灵秀飘逸,玲珑纤巧,高颈束口,炉足上腴下俏,又应炉耳之伶俐。
簋式炉
簋式炉模仿古代餐具,多为敞口,呈现灰白色,古物多收藏于博物馆。在众多器型中,簋式炉较为亲切,多为经常使用的器具之一。
大红袍簋式炉 珍品 [ 编号:70691 ]
簋在商周时期还是重要的礼器,是贵族的特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此款香炉为经典簋式炉形制,唇口外撇,炉颈微束,口沿有内倾之势,可见明炉遗风。
以上八款就是宣德炉经典器型之一,每款都十分别致,从形制、皮色、寓意到工艺,观之可见其价值及优势,那么,你最喜欢哪一款器型呢?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