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5 来源:香天下
文人雅士图
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静身心,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宋)黄庭坚
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养生意味着长寿,而保持长寿就应该做到让心情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同时也认识到,人对香气的喜爱是一种自然的本性,香对人身心健康能够起到一种良好的促进作用,于是那些对身体有用,能够让人心情保持平静的花草被人所喜爱,这种观念形成了“香气养性"的认知。
神农尝百草图
中国历史之中开始记载香气对人体有益,要从神农尝百草说起。传说神农氏在山上采药时误食了一种毒蘑菇,恶心呕吐,最后晕倒在一棵树下。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的地方有一丛丛尖叶子青草,香气很浓烈,闻着闻着,慢慢觉得头不晕,胸也不闷了。因为神农姓姜,所以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闻香能使人起死回生。
后来“闻香”成为了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的嗅觉官能一直处在自然界无限的气味中,经过感性的体验,理性的选择,终于辩认出了香的气味和性能,演变为社会文明的一个环节闻香。
香料
通过闻香品出其味,达到身心愉悦和健康,从官能感知的需求创造成知识积累,成为生活需求和精神层面需求,于是形成了香文化体系,与其相关的文学、哲学、美学、民俗学、医学、生物学作品和结晶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香先是闻出来的,属于香道的起始。
香道养生是社会人群心理健康趋向生理健康的共同需求。无论远古至贤还是现代民众,无论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还是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对香都会产生一种很敬畏很喜爱之情。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在不平等的社会层次与价值错位的每一个朝代,对香的使用都几乎处在了一个同等的水平线上。就像人们敬神明首先想到的就是香,人们认为这是世间最纯洁最能够快速与神相沟通的方式。
香炉
因为不管历史上多么显赫也好多么平凡也好,人们对于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总有一种惶恐感。所以求生的天性和本能使各阶层的人都想到养生和健康,愉悦人的天然香气被精华荟萃、花样翻新。
麒麟祥云银熏炉 张家松制 [ 编号:68845 ]
汉武帝本人很喜爱熏香,造型精美的鎏金银制熏炉就是汉代制造的。香文化在汉代发展很快,与汉武帝的养生有很大关系。
优选品 海南沉香 线香 [ 编号:64408 ]
香的普遍运用和升华,在人的生活中达成共识的香道文化,其基本点就是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和行为促进了社会文明,更贴近人的生活。从神农氏的尝味百草到汉武帝的养生举措,正是香的宽泛使用的结果,它的文化体系,正是香道与养生的关系。
优选品 海南沉香 线香 [ 编号:64408 ]
养生本身就是一门文化,是一门学问,是人对自身生理机能各个环节通过调解而达到和谐致的方法。所以香道养生只是养生的一个部分。虽然仅是一个部分但是香道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一个文化体现,因为近现代继承传播并不是很好,所以现在所能被人所津津乐道的香道,并且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的来源日本,它的文化体系,正是香道与养生的关系。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