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2 来源:香天下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宣德炉以色泽为亮点,其色内融。
明 史文 松荫抚琴图轴 纸本淡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经典宣德炉套装 陈巧生 编号:67379
今日炉器鉴赏——经典筒式炉:
麒麟筒式炉 陈巧生制[ 编号:77479 ]
关于筒式炉
炉如其名,炉身如筒一般,只以三足支撑。它的材质有陶、瓷、铜三大类,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唐朝时多为陶制炉,体型较高,纹饰华丽繁复。宋朝以瓷炉为主,炉型小巧,制作工艺较为古朴,装饰上以暗纹和淡雅花饰为主。明朝以铜炉为主,充分利用了其材质特点,不仅有图案修饰,还有文字记录,部分炉上甚至可以看到阿拉伯文。
狮耳游龙筒式炉 金全福制[ 编号:77674 ]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
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
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
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
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
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
以及猪肝色、枣红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
法桶炉 筒式炉 陈巧生早期制作 [ 编号:72554 ]
狮耳镶环筒式炉 袖珍琴炉 单大禹 [ 编号:70423 ]
阿文筒式炉 单大禹 珍品 [ 编号:70052 ]
如意耳筒式炉 三圣堂 [ 编号:63415 ]
下面是关于宣德炉筒式炉的拍卖排名表:
拍品信息:
品名清康熙 戟耳筒式炉
成交价2,530,000人民币
说明此炉取精铜所铸,尺寸不大却颇坠手,叩之有清音回荡,炉皮作淡棠梨色,灿灿若敛金光于其中,打磨光润更添璀璨。整炉作筒式,平口直腹,略微内收,下承外撇圈足。炉壁两侧置一对戟耳,线条圆弧内收,与硬朗平正的腹壁形成对比,为整炉添一分清雅风韵。
拍品信息:
品名清初 铜阿拉伯文筒式炉
成交价 1,610,000人民币
说明此件铜炉以精纯黄铜熔铸而成,造型端庄,熔铸饱满,虽小体而身重,开光内阿拉伯文不仅极富装饰效果,还表达了“真主乃唯一崇拜对象”伊斯兰教主旨,且通体呈熟旧的深褐色,包浆浑实,实为宣德系铜炉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拍品信息:
品名清早期 如意耳筒式炉
成交价1,299,500人民币
说明小炉为标准的筒式炉形制,作直口平唇,筒腹微收,下底圈足外撇,承托炉身更添一分沉稳端庄之感。炉腹两侧置一对如意耳,双耳用料厚实,婉转作三折如意祥云状,周正中亦含一分灵动,为炉形增色不少。
拍品信息:
品名清 铜戟耳筒式炉
成交价713,000人民币
说明炉呈筒式,斜腹微有弧度,自口沿至炉底微略下收,炉身底部向内收缩作圈足。两侧各出一戟作耳,戟耳造型别致,呈长方体,外侧两端微向外翘,内部两侧向内收缩,转角平缓圆滑。
拍品信息:
品名明晚期 铜局部鎏金錾刻花卉纹筒式炉
成交价452,742人民币
说明全器工艺繁复,錾刻、浮雕、阴刻、错银等工艺相结合,纹饰、口沿、胫部、三足、款识皆鎏金,且保存较好,颇为不易,金气灿然,精妙至极。纹饰丰富,寓意吉祥,反映晚明社会一时风尚。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