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专业香友和艺人交流选购首选平台
香天下 >> 香天下学院 >> 香道历史 >> 文物中都随处可见香炉身影!

文物中都随处可见香炉身影!

时间:2023-02-16 来源:东方香天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香炉,作为香文化的物质载体,贯穿着古人的生活。文人雅士在外佩戴精巧香囊,居家熏香祛污,相聚焚香助兴。
香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文物中也随处可见香炉的身影。

图片

东魏 武定三年石菩萨像


图片

图片

扁腹桥耳炉(早期)

菩萨头戴三叶花蔓冠,内着僧祇支,外披帔帛,手持莲蕾与桃形物,跣足立于莲瓣上。莲瓣下基座正面为化生童子托举香炉,外侧一对狮子左右相向,鬃发飘扬,仰首张口,各有一只前腿抬起,尾巴上扬,狮子脊背雕刻莲茎花蕾。供奉实为香炉广为人知的使用方式。

图片

明 白绫地绣彩罗汉图册之朝瑞页

图片

图片

掐丝珐琅带座如意

此册页为顾绣罗汉朝瑞图。古代认为鹿是一种神物,人可乘骑升仙。罗汉骑在梅花鹿背上前行,右手拉着鞍辔,左手持有香炉,回首仰视欲落的莲花,为朝瑞意境。于山林间焚一抹香,微风轻抚,青烟摇曳,怡然自在。

图片

清 王文治抚琴图

图片

图片

朝冠耳海棠熏炉

图绘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的探花王文治在室内的画像。手持折扇躺在木椅上,身旁条案上摆有古琴和香炉,身后的花架上则置有盛开的兰花一盆。可以窥见文人追求雅致,是透过焚香、抚琴去享受香事和乐事。放一炉香于琴旁,以香、乐为伴,体味怡然情趣,怎会孤独呢。

图片

青花琴棋书画仕女图罐

图片

图片

台几炉

画中仕女体态端庄,环髻高耸,其额角面容、发样服饰、庭院场景,甚至焚香所用之案几香炉,皆与明宣德十年金陵积德堂刊刻的《金童玉女娇红记》所附版画十分相似,体现了相近的时代风貌。
抚琴、对弈、读书、赏画,间以湖石松竹,为琴棋书画之文人四艺。画中仕女体态端庄,环髻高耸。于庭院深深中,摆一桌棋。桌旁放一案几炉,品暗香浮动,享博弈之乐。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焚香默坐,周身似乎升起山林之气,进入通灵境界。与客相会,走时衣袂上沾染的香气经久不散。正是有了香炉作为载体,中国香事文化才能绵延不绝,彰显出高蹈出尘的文化气质。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合伴:中国铜炉协会 龙泉青瓷行业协会 

友情链接:紫砂壶 铁壶 唐卡 古盏堂 新茶网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二维码
官方微信
小程序